Blog

Keep up to date with the latest news

青运会皮划艇新星崛起:从省队到国家队,这群年轻人如何划出未来?

凌晨5点的训练基地,天还没亮,水面泛着微光。18岁的陈昊已经扛着皮划艇走向码头,他的手掌上布满老茧,这是过去三年每天划行30公里的“勋章”。作为本届青运会皮划艇项目的夺冠热门,他的故事正是中国水上运动新生代的缩影。

一、从“旱鸭子”到水上飞人

“第一次上艇直接翻进河里,被教练骂了半小时。”陈昊笑着回忆。这个来自贵州山区的少年,14岁前甚至没见过专业皮划艇。青运会选拔赛上,他以0.3秒优势逆袭省队老将的视频,至今仍在抖音拥有千万播放量。

二、科技赋能下的训练革命

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引入的三维动作捕捉系统正在改变传统训练模式。运动员每划一桨,大屏幕实时显示肌肉发力曲线。“以前靠感觉,现在数据会说话。”教练组组长王建国指着平板电脑上的波形图,“李雯上周的转体角度优化2度,500米成绩立刻提升1.7秒。”

三、巴黎奥运的“影子战队”

本届青运会前六名将进入国家青年集训队,接受与成年队相同的高原特训+营养监控套餐。体育智库报告显示,中国皮划艇项目青少年梯队厚度已居世界前三,2023年新增注册运动员较上届奥运周期暴涨217%。

“他们划过的每一公里都不会白费。”——前奥运冠军孟关良在解说席如是评价。

夕阳西下,又一批皮划艇陆续靠岸。这些年轻人不知道的是,看台上坐着两位巴黎奥运会选拔委员会的观察员。他们的笔记本上,已经圈出了三个重点名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