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年印第安纳波利斯世锦赛,22岁的姚明首次以核心身份带领中国男篮出战世界大赛。场均21分9篮板的数据让他入选赛事最佳阵容,但球队1胜7负的战绩暴露出整体实力的差距。"那时候我们就像小学生打大学生,"姚明在后来的采访中坦言,"但正是这些失败让我看清了与世界顶级球员的差距。" 这届赛事成为中国男篮的巅峰之作。在姚明场均25.3分的带领下,球队历史性闯入16强。小组赛对阵斯洛文尼亚的最后5.8秒,王仕鹏那记载入史册的三分绝杀,让整个中国为之沸腾。"当时姚明在更衣室哭了,"时任主教练尤纳斯回忆道,"他扛着球队走了那么久,终于等来了队友的爆发。" 2010年土耳其世锦赛,退役的姚明以解说嘉宾身份见证了中国男篮的滑坡。没有了他的内线统治力,球队场均净负20分。"我们太依赖姚明了,"老将王治郅感叹,"他退役后,我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"2019年本土世界杯,作为篮协主席的姚明在场边目睹了关键战输给波兰的痛心一幕,那次边线球失误直接断送了奥运资格。 如今,中国男篮正在经历新老交替的阵痛期。姚明从球员到管理者的身份转变,也折射出中国篮球发展道路的探索。那些世界杯上的汗水与泪水,终将成为推动改革的动力。正如姚明所说:"成绩不是衡量进步的唯一标准,但我们永远不能失去与世界强队较量的勇气。"姚明时代中国男篮的世界杯征程
2006年日本世锦赛:绝杀斯洛文尼亚的经典时刻
姚明世界杯数据亮点
后姚明时代的阵痛
"世界杯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中国篮球的真实水平。我们不能只怀念过去,更要为未来努力。"——姚明在2019年世界杯总结会上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