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筹备工作的推进,天津市东丽区再次成为焦点——这个面积不足500平方公里的市辖区,将承办包括羽毛球、跆拳道在内的6项重要赛事。这已是东丽区连续第三届全运会承担比赛任务,"承包专业户"的称号不胫而走。 走进东丽体育中心,改造一新的主体育馆正进行最后调试。场馆负责人李建国透露:"这里原是上世纪90年代的纺织厂仓库,通过钢结构加固和可拆卸看台设计,既保留了工业遗存风貌,又满足国际赛事标准。"据悉,该场馆采用地源热泵系统,能耗比传统场馆降低40%,成为全国首个获得绿色建筑三星认证的改建体育设施。 东丽区商务局数据显示,上届全运会期间,当地酒店入住率同比提升210%,特色餐饮营业额增长153%。"我们开发了赛事+文旅套餐,"东丽湖度假区经理王颖指着新落成的运动员村说,"赛后这些公寓将转化为人才公寓,避免资源闲置。"目前已有3家体育用品企业签约入驻东丽经开区,形成从场馆建设到装备制造的产业链。 在华明镇健身广场,65岁的张阿姨正带着孙子打羽毛球:"以前要去市里才能用专业场地,现在步行15分钟就有赛事同款塑胶地垫。"东丽区教体局创新推出的"一场馆一学校一社区"联动机制,确保每个专业场馆配套5个社区健身点。截至2023年底,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.2平方米,远超全国平均水平。 随着全运会进入倒计时,东丽区正以"绣花功夫"打磨细节。从志愿者方言培训到无障碍设施全覆盖,这个天津卫的"东大门",正在书写大型赛事与城市发展的新范本。 东丽区何以成为全运会"承包专业户"?
硬件升级:从老厂房到智慧场馆的蜕变
赛事经济:小城区做出大文章
全民健身的"东丽样本"
"办赛不是终点,而是推动全民健身的新起点。"东丽区区长周波在动员会上强调,"我们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顶级赛事服务。"